细说治疗锦鲤“五样”

2019-08-05

在锦鲤养殖的过程中,最常谈到的事情就是水质和锦鲤鱼病。而它们之间又是彼此影响的关系,并且一说到锦鲤鱼病,轻者大家会建议“老三样”治疗,因为是药三分毒,此方法可减低锦鲤的抗药力。

但是,总结治疗时的步骤,其实是“五样”:升温、下盐、换水、增氧、停食。

最容易办到和掌握的就是对锦鲤最有效、伤害最低的方法,五样当中,每一部分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,其中老三样中提到升温、加盐、换水是主导方法,而它们之间的关系则是靠停食和增氧互相衔接起来的。

1、升温

    升温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:
  第一:
消灭低温菌。在高温的状况下,可以有效的减少和缩小低温菌的滋生范围,起到了抑制低温菌生长的作用。
  第二:
促进新陈代谢。新陈代谢就是吸收周围的营养物质,转化为自身所需,以供自身生命活动的能量,由于新陈代谢的加快,可以大大的提高锦鲤自身的抵抗能力,进而增强了锦鲤对水体内细菌的对抗能力。
  升温范围:
水温可提升至32—34℃,主要是依照鱼的病情而定,如果严重的话,升温到34℃为佳。(但是要注意换水时的骤温变化,切不可超过2~3°C之间。

2、加盐

  加盐的主要意义在于:渗透。所谓渗透是指低浓度的溶液慢慢渗透到高浓度的溶液中的现象。锦鲤鱼生病加盐很大的一部分就是为了增加鱼缸水内的盐浓度,使鱼自身体内的盐浓度低于体外水中的盐浓度。

其实平时所说的“加盐杀菌”也是通过渗透作用的原理,使一些细菌体内的水分外透,最终导致这些细菌脱水而死

3、换水

换水就是要把缸中带有病菌的水慢慢的换掉,减少和稀释水体中细菌的含量,直到最后达到良好的水质为佳。
  换水要“少而勤”,鱼只生病期间要保持少量多次换水,每次的换水五分之一左右即可,以防由于换水所导致的水质波动加剧锦鲤鱼不适。同时新水温度要稍高于缸内水温,并且新水尽量要经过晾晒、爆氧等处理。
  也有一部分鱼友认为锦鲤鱼生病期间应尽量多换为好,这样可以尽早的稀释和减少水体内的细菌含量。这个说法保持中立态度,如果换入的水是经过一系列优化处理的,那么多换也是可以的,最大限度为三分之一, 但是一定要慎重选择。

4、增氧

增氧:是在“老三样”的基础上新增的第一样。它和升温、换水是密不可分的,在升温的过程中锦鲤鱼由于新陈代谢加快,呼吸也会加快,从而需要的氧分自然会增加,再加上细菌也会增加繁殖速度,这些都增加了水中氧气的耗损。如果在新换的水含氧量底,换水后缸里水的平均含氧量也会降低,自然就影响了锦鲤的治疗效果。由此可见,增氧在锦鲤治疗过程中担任着很重要的角色。
  只要及时增氧,保证水中足够的溶氧量,就可以适当的缩短锦鲤病情的治疗时间。

5、停食

停食:主要是针对锦鲤肠胃疾病的治疗,如果在此病症期间,继续喂食,对原本脆弱的肠胃而言,无疑是“雪上加霜’这样的负担,不但无法治愈原本的病情,反而加重了病情的发展。

另外,锦鲤在生病期间多数会有食欲下降的情况出现。为了避免剩余的食物影响水质,应该较少或者是停止对锦鲤的喂食,根据锦鲤的实际表现,在确定锦鲤已无大碍之后的一个星期即可由少量喂食逐渐恢复。


锦鲤鱼在即将痊愈期间需要注意的几项:温度要保持在30—32℃左右;稍微增加换水量和换水次数,加入的水温稍高于缸内温度即可;同时增氧也要继续,在即将痊愈期保持这三项就基本没有问题。然后随着锦鲤鱼病情的逐渐好转,再慢慢的将温度降到原始饲养温度,逐渐恢复正常饲养即可。
  早期及时发现的疾病大都可以得到解决。五个因素环环相扣,只要有一个环节松懈,就会很大程度的降低治疗效果。







分享